•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社会实践风采展示】数理学院药店志愿服务队|药香浸润处,青春自芬芳

    发布时间:2025-07-18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与基层一线,在广袤天地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以知识为笔、以行动为墨,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青春力量浇灌成长之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年担当,书写动人篇章。

    当蝉鸣渐起,暑气蒸腾,有这样一群身影,用14天的坚守,在药香弥漫的方寸之间,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别样的清凉。他们是来自药店志愿服务队的6名志愿者,用专业与热忱,完成了一场关于责任与成长的夏日约定。

    初遇:从陌生到熟练的蜕变

    “第一次核对药品批号时,手心全是汗。”志愿者小吴的日记里这样写道。14天前,这支平均年龄19岁的队伍还带着些许生涩——有人分不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识,有人对电子医保系统操作频频卡顿,有人面对老人的方言问询时手足无措。

    但改变在第二天就悄然发生。药店执业药师李哥带着大家做“晨间小课堂”,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点到常用药禁忌症,从“如何用通俗语言解释副作用”到“老年人用药提醒技巧”,知识点被拆解成一张张便于记忆的卡片。下午的实践中,志愿者们轮流扮演“顾客”模拟场景,有人故意提出刁钻问题:“这药比网上贵一块钱,是不是卖贵了?”有人装作听力不佳反复追问,笑声里藏着的,是快速成长的密码。

    坚守:在细节里藏着的温柔

    5天恰逢暴雨,志愿者小高在药店门口放了3块防滑垫,又找来了5把便民伞。“有位阿姨买完降压药,看着雨势犯愁,我送她到公交站时,她非要把刚买的桃子塞给我。”这个细节被记录在志愿服务队的“暖心台账”里,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为糖尿病患者准备的无糖薄荷糖,为带孩子来购药的家长提供的临时婴儿座椅,为视力不佳的老人打印的放大版用药清单,为上班族开通的“晚间取药预约”服务……14天里,志愿者们累计为顾客提供用药咨询876次,协助特殊群体购药123人次,整理药柜、核对效期等基础工作更是重复了上千次。

    “记得有位大爷连续三天来问同一盒胃药的用法,第四天他笑着说‘丫头,我记住了,就是想再来看看你们在不在’。”志愿者小张说起这段时眼眶微红,原来坚守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服务本身。

    成长:在药箱里收获的人生学分

    最后一次例会时,队长展示了一组数据:23人,336小时,步行累计超150公里,零投诉,顾客满意度100%。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每个人的变化——内向的姑娘学会了主动打招呼,粗心的男生养成了“三查七对”的严谨习惯,医学专业的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就连最开始害怕与人交流的大一新生,也能自信地讲解“抗生素不能随便吃”的道理。

    药店经理在总结时说:“你们带来的不仅是人力支持,更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担当。有个志愿者发现儿童药区的药品说明没有卡通版,主动设计了图文贴纸,现在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角落。”

    14天的志愿服务画上句点,但那些在药香里学会的耐心、积累的专业、收获的信任,早已成为志愿者们行囊里最珍贵的礼物。就像一位志愿者在日志结尾写的:“我们或许没能治愈疾病,但希望这份陪伴,能让每个前来购药的人,多一份安心与温暖。”

    青春的模样有很多种,这一次,他们选择在最需要的地方,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注脚。



    版权所有 宁德师范学院 数理学院 | 制作维护:宁德师范学院网络中心
    地址:宁德市蕉城南路98-1号, 邮编:352100  电话:2954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