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骄阳似火,青春激情正燃。今年暑期,数理学子怀揣热忱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支教课堂,以知识之光点亮孩子明亮的眼眸;他们踏入乡土田野,用实干之力助力乡村振兴;他们穿梭文化沃土,以坚守之心守护非遗传承;他们深入服务一线,以担当之志践行青春使命;他们以行动为笔、以初心为墨,在实践长卷上书写成长答卷,让青春在火热实干中绽放耀眼光彩。
一、奔赴山海,助力乡村振兴
1.追寻领袖足迹,助力地方发展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霞屿逐光,山海探兴”实践队历时16天走访霞浦县,开展畲族文化传承、连家船民上岸变迁、白对虾养殖、山地农业振兴等主题调研。队员们走进浒屿澳村,实地探访连家船民从“水上漂”到“岸上稳”的生活巨变;深入柏洋乡梯田与葡萄园,记录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在大京沙滩倡导环保理念,于畲药工作室体验非遗制作,借助直播推动传统文化“云传播”。通过扎实走访调研,实践队不仅触摸了霞浦深厚的山海文脉,感受领袖思想的磅礴伟力和闽山闽水的奋斗与深情,更以青年视角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2.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围绕乡村振兴,“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携专业所长而来,为百年种薯产业注入全新活力。他们以田间地头为 “实验室”,用技术指导破解种植难题,用创新思路优化产销链路,用实际行动践行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从改良品种到升级技术,从拓宽销路到打造品牌,实践队将“宁师智慧”深深扎根紫云土地。曾经的“小土豆”,在专业力量的赋能下,逐步蜕变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金疙瘩”,让百年种薯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书写下校地协同、助农兴农的生动篇章。

二、培根铸魂,点亮乡村教育灯塔
3.青春支教路,点亮国宝梦
在教育帮扶的实践浪潮中,“小橘子”支教队深入屏南县国宝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以多元课程与丰富实践为乡村孩童搭建成长平台。他们立足数理专业特色,构建“物理启蒙为主、兴趣文体与知识竞赛为辅”的课程体系,开设生活放大镜、物理科普、科学演变、妙趣数学等课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点燃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开设艺彩手工课程,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组织素质拓展活动,让孩子们在协作中体会团队精神,在挑战中锤炼坚韧品格;课余带领孩子们探访屏南县科技馆,在实践操作中拓展科技视野;举办“格物致知,启智明理”成果汇报会,师生共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孩子们历时15天在知识、能力与心灵上的成长蜕变,让支教的温暖力量如涓涓细流,持续滋养着乡村教育的沃土。

4.红星耀畲寨,真诚育新苗
“从容应队”赴宁德古田富达小学开展山区支教活动,为孩子带来别样假期。结合学生需求开设趣味英语、科学实验、艺术手工等课程,用生动案例打破知识边界,激发学习兴趣;精心组织篮球比赛、绘本共读、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在互动中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丰富课余生活;走访部分学生家庭,深入了解学习生活环境与成长需求,倾听陪伴关怀孩子,用真诚点亮心灵的灯火。此次支教不仅为富达小学学生拓宽了视野、点亮了假期,更让队员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责任、收获成长,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山区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5.融入乡村,寓教于乐
“三色光基层服务队”与连江县祠台村村民同吃同住,清晨清扫街巷、铲除广告,让村容焕然一新;农忙时钻进田间抢收果蔬、搭建育苗棚,缓解农户压力;午后开设趣味课堂,用“农谚学数学”“乡村故事练写作”的方式,为留守儿童带去知识与欢乐,用行动为祠台村解决实际问题,在基层磨砺中展现数理学子的责任担当,让青春之光在乡土间闪耀。

三、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
6.青春踏歌行 薪火永流传
“榕海扬帆”实践队的9名青年学子,历时17天穿梭于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福清市三地,走访西湖公园、林则徐纪念馆、福建新四军抗战史暨福州抗战史展览馆等11个代表性场所,以脚步丈量历史,深入挖掘福州历史文化底蕴,以心灵感悟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沉浸式实践中书写青春与文化的对话篇章。

7.青衿探福寻闽运,躬践笃行谱新篇
“青衿探福”实践队来到林则徐纪念馆、福建博物院福州旧址,聆听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步入烟台山、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感受中西文化、闽台两岸文化交融的魅力;打卡开元寺、冰心故居、福建民俗博物馆、水榭戏台,了解福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不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汲取奋进力量。

四、守护文脉,激活传承动能
8.踏寻古迹,触摸海丝文明脉络
自历史古迹的探访至非遗文化的深耕,从文化研究到志愿服务,“泉涌商潮”调研队为期17天的泉州之行充实且意义非凡。队员们从面线糊的香气中品味出古城的生活韵味,从古建筑的肌理间读懂历史的沧桑变迁,以数据统计、志愿劳动等实实在在的成果,为泉州的文化传播与环境守护贡献力量。

9.探访非遗,传承畲族文化
“畲韵薪火”实践队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传承畲族文化,赓续红色力量。他们深入走访浙江景宁畲乡古城,体验民俗、了解技艺;参观景宁畲族博物馆,知晓畲族发展;走进福安畲族文化中心,互动体验非遗;探访宁德畲族馆及蔡威纪念馆,感受畲族文化与红色历史,领悟革命精神;通过QQ空间宣传,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10.景色随拍,留住乡愁记忆
作为土生土长的鹭鸶桥村人,“鹭鸶桥文化记忆”实践队员们总怕那些藏在田埂、祠堂、荷塘里的乡土记忆慢慢淡去,他们拿起手机,拍下家乡夏天一张张看得见、摸得着的照片,呈现家乡最真的样子,留住家乡细碎的记忆和乡土的温度。

11.探寻古镇文化,传承历史文脉
童溪寻忆队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好奇,穿梭于霍童古镇的街巷之间,深入探究古镇历史文化内涵。他们用相机拍下有特色的建筑,走访当地小学,了解古镇教育情况以及古镇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参观华阳宫、承恩寺、天后宫、望恩宫、方氏宗祠,了解了寺庙历史、佛教文化、妈祖文化、家族文化;观看线狮表演,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霍童商会工作人员,了解商业文化,运用所学积极宣传古镇,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12.榕城探民生百态,青春绘调研新篇
“榕绘青春”实践队围绕历史、文化、建筑、生态、科技五大领域,赴福清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他们探访古迹遗风,解码侨乡文化密码,考察建筑风貌,参与生态维护行动,体验科技魅力,深切感受福清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积极分享成果,传播福清魅力,为地方文化传播贡献青春力量。

五、走访调研,感知白茶魅力
13.踏梦福鼎茶乡路,情牵白茶调研行
“福鼎白茶”调研队深入福鼎市茶山茶园,了解白茶的生长环境;探访制茶工厂,领略制作工艺的匠心独运;走访交易市场,感受白茶市场的蓬勃生机。

六、学以致用,强化知行并进
14.知行践履,共筑电子创新辉煌
夏日炎炎,“电子设计”社会实践队紧扣物理学专业精髓,精心策划了一场“知行合一”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理论深厚且实践鲜活,引领队员熟练掌握单片机编程、电路设计与仿真等核心技能,真切感受物理学在电子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在跨学科融合中实现认知飞跃;锤炼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深耕专业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志愿服务,彰显青春风采
15.药香浸润处,青春自芬芳
药店志愿服务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累计服务居民280余人次,解决用药困惑150余条,上门服务独居老人12户,不仅切实解决了居民在健康检测、合理用药方面的实际需求,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便捷与温暖,更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医药行业“服务民生”宗旨的理解,队员李同学表示:“看到居民们因为我们的服务露出笑容,我真切感受到了医药专业的价值,未来会继续参与这类志愿活动,用专业服务更多人。”

16.书香护航,志愿同行
“书香守护”实践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队员们对市图书馆新到书籍细致分类、有序上架,将读者归还的书本逐一归位,及时整理书架,轻轻扶起倾倒的书籍,准确归位乱放的书籍,回收散落在桌椅上的读物,防止书籍“走失”;主动耐心指引读者找书方向、解答借阅疑问;协助图书馆开展各类活动,承担签到登记与活动拍照工作,以实际行动为读者营造整洁有序的阅读环境。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不仅锻炼了统筹协调能力,更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为推动图书馆高效运转贡献了青春力量。

17.缓解压力,对话生活
快节奏的日子里,青年学子总被学业压力、社交纷扰推着跑,渐渐忘了感受生活本身。“知行实践”队走进金马小区,拿起带着木质纹理的扫帚、干净柔软的抹布开展一次社区卫生大打扫除。大家不再盯着倒计时与任务清单,而是看见地砖缝的落叶,听见抹布擦过窗台的细微声响,阳光落在清扫后的路面,日常细节突然有了暖意。打扫从不是简单清理,而是温柔的回归;抚平蛛网能寻得平静,归置垃圾桶会生出成就感。当最后一片碎纸入簸箕,才懂生活的美好,藏在俯身清扫的细碎瞬间里。扫帚和抹布成了与生活对话的契机,扫走环境尘埃,也拂去心里浮躁。愿往后既能为学业奔跑,也记得停下脚步,用认真与耐心守护整洁,迎接每个美好的明天。

八、春风化雨,传递社会关爱
18.爱心陪伴,温暖脑瘫儿童
塔山爱心之家是一所致力于救助孤儿和老人的公益机构,目前养育着70多位孩童,其中大多数为脑瘫、盲童等孤弃残障儿童。“未来灯塔”队化身“爱心小天使”,走进塔山爱心之家,他们满怀爱心送去了牛奶、水果等生活物资,悉心照料脑瘫儿童的饮食起居,细心开展了一系列做游戏、讲故事等陪伴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如亲人般的温暖,度过了一段美好欢乐的时光。他们用实际行动关怀温暖脑瘫儿童,诠释青年誓言与担当,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让激情在奉献中升华。

19.暖阳传递,关注特殊群体
“暖阳传递”实践队走进宁德市社会福利院,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他们准备了书籍、文具和生活用品,抵达后迅速分工:有的陪老人聊天、读报,倾听他们的心声;有的带领孩子们做手工、玩游戏,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有的协助工作人员整理活动室、打扫卫生。他们将持续参与此类活动,不断传递社会温暖,呼吁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为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送去更多关爱与陪伴。

从乡土田野到文化展馆,从支教课堂到社区一线,这个夏天,数理学子的足迹遍布山海之间,用行动践行初心,以青春书写担当。他们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智慧,在文化传承中传递薪火,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在专业实践中锤炼本领。每一段实践经历,都是一次成长的蜕变;每一份付出与收获,都为青春增添了厚重的底色。未来,数理学子将继续带着实践中的感悟与力量,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砥砺前行,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以青年之姿续写更多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