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蕉城校区2025级数学师范专业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倾听学生心声,增强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帮助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节奏,明确职业发展路径,10月17日,我院在蕉城校区21号楼210教室召开“锚定职业航向筑牢专业根基”师生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邓兵、院长林秀清、副院长陈省江、教师代表周先耕、陈大波以及辅导员林金森与新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围绕考研深造、教招准备、学习方法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座谈会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新生代表结合入学以来的切身感受畅所欲言,分享了在老师悉心指导、同学热情帮助下逐步适应校园生活的温暖点滴,表达了对蕉城校区优美环境与人文气息的认同,围绕“考研与就业如何抉择”“数学师范专业考研有哪些优质方向?”“如何平衡专业理论学习与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困惑。
分管学生工作副院长陈省江介绍学院近几年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和就业率,分别分析了学院直接就业与继续考研深造的优缺点,指出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都是重中之重,这两门课程既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考研的必考内容,必须从大一开始筑牢根基。
院长林秀清强调,当前小学教育对数学教师需求在减少,同学们可往初中、高中方向考虑,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是数学专业三门基础课,一定要扎实学好,此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能力同样关键,建议大家从大一开始参与教学观摩,利用寒暑假进入中小学实习,在实践中打磨教学技能。
周先耕教授指出,高中的数学更注重解题技巧之类,而大学里面的数学更注重理论,因此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是记住定义理解定义,二是讲究方法、举一反三,三是勤加练习,四是不懂的问题及时找老师同学答疑解惑。
陈大波老师提出,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如果同学们数学基础好,考研时可以考虑向社会学、人口学、管理类等跨学科深造。
党委书记邓兵强调,数学师范教育既要育“数学之智”,也要育“教育之心”。学院将持续实施“学长领航”“导师制”等系列措施,为新生提供全周期成长支持。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座谈会为起点,既要通过科学方法筑牢专业根基,也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成长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参会新生纷纷表示,座谈会解答了学业困惑、明晰了努力方向,将制定科学学习计划,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刻苦学习、不懈奋斗,把学院的关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宁师校园书写精彩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