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与基层一线,在广袤天地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以知识为笔、以行动为墨,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青春力量浇灌成长之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年担当,书写动人篇章。
近日,我院“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依托专业优势与数学建模知识,聚焦当地高山土豆产业,赴宁德市周宁县紫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一、深入调研:摸清产业现状,探寻发展潜力
实践队围绕紫云村高山土豆产业,设计涵盖种植规模、单产、农户收益、市场价格等的调研问卷,采用“入户访谈+田间实践”双线模式: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交流种植细节;跟随农户下地,体验1200米高海拔种植环境,直观感受土豆品质。数据显示,规模化种植后农户收入显著提升,高海拔优势凸显,促进农民增收”理念。



于浦源镇紫云村望故乡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走访中,实践队队员邱鸿杰与合作社负责人探讨产业全链条发展。谈及未来发展方向时,负责人透露,县委书记关注表现发展,计划推行"土豆与茶树套种"立体模式,借高低作物搭配实现"一亩双收",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二、产业升级:推广与融合并举,激活发展动能
紫云高山土豆作为周宁高山马铃薯代表,拥有百年种薯历史,获"福农优品"口碑与"高山明珠"的美誉。针对调研发现的线上推广弱、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实践队开展抖音直播推广,首场反响良好,为农产品触网打开新窗口。实践队离开前,负责人与实践队队员们相约来年土豆成熟时发送视频给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这朴实的约定里,藏着的是乡亲们对好日子的向往。

实践期间,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郭进辉和我院辅导员林丹丹作为指导老师全程指导。深入参与研学路线的设计与农旅融合实践环节,郭进辉指导将“坑种垄作”传统技术转化为研学项目,建议增设农耕传承人教学;林丹丹提议在土豆美食节融入周宁鲤鱼文化与非遗元素。两位老师还就游客分流、安全保障等问题给出建议,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三、专业赋能:以知识反哺乡村,助力科技兴农
实践中,队员既学作物辨识、采摘,体会农耕艰辛,也用专业知识反哺乡村:为村里老人清扫庭院、教用智能手机;又结合数理专业与数学建模技能,分析土豆产量、成本收益等数据,提出设计IP形象、扩宽直播影响、推标准化种植等建议。



基于调研数据,团队用数学建模开展系统性分析:种植上,以10亩示范田数据及环境指标构建生长预测模型,分析产量影响因素;市场中,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不同推广力度下的需求规模;成本收益上,用回归分析模型找收益最优种植规模;还将消费者研学偏好纳入决策树模型,优化活动安排。


点“土”成金实践队,以专业所长助力百年种薯产业焕新,用实际行动诠释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担当,为紫云土豆产业升级注入“宁师智慧”,让“小土豆”成为带动增收的“金疙瘩”。

新闻媒体报道:
中国网:宁德师范学院数理学院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中华网快讯: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凤凰网: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中国乡村振兴网: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海峡新闻快报: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福建时报: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宁德新闻在线: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
锦绣浦源(浦源镇镇府):点“土”成金——周宁紫云村农业升级振兴实践队丨“三下乡”进行时:深耕产业土,激活振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