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院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广泛组织引领青年学生投身乡村与基层一线,在广袤天地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以知识为笔、以行动为墨,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青春力量浇灌成长之花,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年担当,书写动人篇章。
为引导青少年用心观察生活现象、探究科学原理,近日,我院小橘子支教队成员吴宇涵、凌航为同学带来了生活放大镜一课,于细微处播撒科学火种。课程内容聚焦“神奇白雾大揭秘”和“物体的物态变化”两大主题,将生活现象巧妙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物理知识,引导同学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且将它们转化成科学知识。
会变魔术的瓶子—神奇白雾实验大揭秘
吴宇涵先向同学们带来“拧瓶生雾”的小实验。瓶中云雾缭绕的现象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目光,紧接着他向同学们讲解了实验的材料和步骤。通过“水烧开变成水蒸气”、“冬天向玻璃哈气会生成白雾”等一系列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介绍完两个新的名词之后,他趁热打铁,向同学们提问:“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张宇俊率先举手回答,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的想法。接着吴宇涵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利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最后进行总结,为同学们巩固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


会变身的物质—探究物态变化规律
随后,凌航给同学们进一步地讲解物体的物态变化,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将熔化、凝固、升华和凝华这些抽象的概念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紧接着,他向同学们引入了贴近生活的例子,例如:夏天冰激凌融化、冬天河水结冰、湿衣服晾干和霜的形成等生活现象,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物态变化就在身边,不再觉得物理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课堂尾声,他总结了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物体的物态变化。

这堂独特的科普课,如同一颗种子,不仅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物理知识的种子,更如同一盏明灯,点燃了他们探索生活中科学奥秘的热情。小橘子支教队成员以热忱之心、创新之法,将神奇的物理知识藏进课堂的每一个小实验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发现科学世界的绚丽之美,勇敢地踏上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奇妙征程。
